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上海天牧乳业机械有限公司
联系人:周
手机:13701781760
电话:021-62502969
传真: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畹町路100弄64号
邮编:201104
网址:www.shtmryjx.com
邮箱:alexzhou.sh@163.com
联系人:周
手机:13701781760
电话:021-62502969
传真: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畹町路100弄64号
邮编:201104
网址:www.shtmryjx.com
邮箱:alexzhou.sh@163.com
奶业新标影响消费者心态
更新时间:2011-07-07 点击次数:2425次
民调样本:深圳妈妈重品牌九成选购洋奶粉
2011年3月,《深圳晚报》联合当地多家媒体组织了“妈妈zui爱,我zui信赖——2011年乳制品质量安全和民意评选之红黑榜”活动。在回收了近千份有效问卷中,许多数据耐人寻味。
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近些年一系列奶粉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冲击着年轻父母脆弱的神经,在国内奶粉品牌遭遇信任危机后,众多“洋奶粉”品牌受到中国爸爸妈妈们的追捧。今年2月初,由于内地妈妈到港澳地区抢购奶粉直接导致港澳地区出现“奶荒”,从而引发“禁购令”的出台,堪称为今年初的一大奇闻。
在本次“我zui信赖的配方奶粉类品牌”调查中,记者发现,国产品牌无一上榜,众多消费者选择购买某一品牌配方奶粉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国外品牌、质量安全”或者“朋友推荐,放心”等因素。
从购买渠道上看,很多父母通常选择“香港购买或本地超市”的方式,问及原因,卢女士回答说:“深圳临近香港,周末有空时跑一趟就顺便带回来了,感觉质量有保证,放心。要是本地超市有*或*,也经常会存一点备用,总之,宝宝的健康是zui重要。”
一切从孩子出发,受近些年国产奶制品信任危机的影响,爸爸妈妈们在选择配方奶粉及其他乳制品方面非常慎重,“*要看品牌,第二要看周围朋友推荐,国外品牌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是有安全保障。”(深圳晚报)
乳业大佬炮轰新国标:垃圾生产出来只能是垃圾
被指zui差的中国乳业标准,首度遭到乳企炮轰。7月3日,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就此开腔“放炮”,指中国生奶标准不仅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上zui差,而且对抗生素、亚硝酸盐等指标“甚至不作要求”。这是继广州乳协理事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业标准之后,有乳企打破沉默。
郭本恒强调,国内乳业乱象丛生,与政府监管力度薄弱有关,这是中庸思想在作怪。
生奶标准zui差
不久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业新标准遭到“个别大企业绑架”,是zui差的牛奶标准,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
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zui低每百克含2.95克。而去年新修订的标准,把细菌指标上调为200万个,蛋白质zui低含量下调至2.8克。新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放宽3倍后,是美国、欧盟(10万个)标准的20倍。
郭本恒回应表示,我国奶业产品的标准,处于世界中等偏上。但生奶标准,几乎是zui差。除了以上“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指标大大落后外,奶业标准还要求检测生奶中抗生素、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但国内对此甚至都不作要求”。
郭本恒说,用如此低的标准要求生产出产品,根本无法做到。“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
低标准阻碍奶农革新生产方式
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在“乳业标准之争”中是“低标准派”的代表,他认为目前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由于我国许多地区饲养奶牛的散户太多,在生产时间、细菌控制等方面众口难调。
郭本恒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低标准说到底不仅伤害消费者,也是在害农民,因为养两头牛的人永远不会就此富裕。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领域都面临变革,对于奶业来说,是时候改变农民的饲养方式了。”
郭本恒表示,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开始,这些话在他心里憋了很久。“为何在上海没有三聚氰胺?并非因为光明乳业有专门针对三聚氰胺的检测,而是因为上海有6万头牛,113个牧场,每家养殖规模在500头到600头,都是规模化经营,奶农资产都上千万元。因此育种体系、营养配餐体系相当完备,从源头上避免了三聚氰胺。”
他介绍,同样因为规模化经营,上海的生奶“细菌总数”指标,普遍可以做到10万个以下,甚至可以做到3万个以下,达到*标准。
监管层中庸思想作怪
郭本恒还指出,国内有些奶企缺乏诚信,“广告打着牛奶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事实上却来自沙尘暴发源地,奶牛都吃着枯草生长”。
他认为,适度营销就像姑娘“化妆”,可以突出优势获得消费者欢心。但目前国内有些奶企,开始“整容”,忽悠消费者。
“多行不义必自毙。”他说,中国乳业加工水平在世界上是的,现在生奶不过关,伤害整个中国乳业的竞争力。而缺乏诚信的企业,更将面临淘汰。
郭本恒认为,我国奶业乱象丛生,与政府监管力度薄弱有关,这背后是监管层的中庸思想作怪。监管薄弱还导致奶业中的创新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新产品推出市场很快就遭到复制,阻碍企业研发、掌握核心竞争力。
而在具体手法上,他强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做法也存在问题。“一定要从源头抓,而不是抓流动环节,抓生产环节,只有把生产的源头抓起来,中国的食品工业才会保证安全。”(羊城晚报,记者孙毅蕾)
新国标倒退了25年?
“我同意王丁棉的观点,新国标关于生乳标准的降低是一种倒退,而且是*zui低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认为。
1986年《生鲜乳收购标准》(即老国标)规定,生乳蛋白质zui低值每100克为2.95克,细菌总数为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个。而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鲜乳收购标准》(即新国标)则把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下限从2.95克降到2.80克,菌落总数上限已改为每毫升200万个。
而国外生乳蛋白质zui低值则明显高于我国,新西兰为3.8克,欧美国家也多在3.2克以上。因此,才有了王丁棉的炮轰:“过去中国的牛奶质量标准在世界范围就不算高,如今细菌总数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含量则每百克降低了0.15克,堪称zui差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
“让我困惑不解的是,经过25年的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了,经济生活比以前好了,怎么能把标准放低到如此低的情况?!若单纯从数值上看,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了!世界上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这样的新标准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标准拉得更开,对我国乳业发展是严重倒退!”南庆贤告诉记者。
与此观点针锋相对的是,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称:“我们国家72%奶牛都是散户饲养。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当初的2.95。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品企业按照2.95国标来执行的话,这样的牛奶都要倒掉!”他认为乳品新国标符合中国国情,若执行更高标准将造成七成奶农杀牛倒奶。
目前中国乳品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中国乳品无法达到较高水平,因此降低相关标准有利于行业发展;否则按照较高标准,奶源供应将更紧张,奶源将更少。同样地,该协会常务理事金海随后称,“人人有牛奶喝比牛奶标准更重要”。
对此,王丁棉尖锐地反驳:“新国标降低标准zui终将带来少数乳业寡头的垄断。一些以经营常温奶为主的大企业可收购更多原奶,从而有足够资源占领市场,而对质量要求更高的巴氏奶奶源进一步减少,zui终影响市场拓展,加剧垄断。”
还有人心里装着消费者吗?
“我不挺巴氏奶也不批评常温奶,二者各有利弊。但是新标准的出台让行业倒退,让消费者对国产乳业的信心再次遭受重创,已跌入谷底,整个行业受损的格局已经形成。”南庆贤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农业部正着手制定生乳分级标准,卫生部也正依法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根据跟踪评价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但是,南庆贤向记者表示,新国标的制定从始至终,一直受企业干扰;代表性的细节是,新国标起初吸纳了蒙牛、伊利等大企业参与,专家起草组组长王竹天也承认新国标是“各方利益协调后的产物”。
“奶业国情固然需要考虑,散户奶农利益需要照顾,然而国民的身体健康更需要保护,民族身体素质更需要进步。我认为应该从源头做起,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教授奶农科学育牛,国家也应该根据出奶数目补贴奶农,鼓励奶农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艺、提高养殖水平,保证生乳的高标准,而不是为了所谓奶农利益和企业利益,这样博弈!”南庆贤说。
而网络上,关于新国标争论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倍增。“我该相信谁?”“喝低标准牛奶不如白开水!”“这个行业太乱了!”等等。
对此,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林景新教授表示,经历过去种种乳品安全事故,消费者对国内乳品的信心本就缺失,草木皆兵,现在无休止的争论,只会越来越打击消费者信心和对行业的信任度,“这种负面效应的传播还会产生连锁效应,比如消费者对乳品的信心和信任度的流失,可能会波及到其他食品行业。”
在各种利益博弈中,消费者的利益似乎被忽略了。“别让公众为倒退的牛奶标准而哭泣。”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
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从未过去,而且愈演愈烈,这是每一个身在乳业的从业者的悲哀,更加是中国消费者的不幸。信任的流失要用多少努力的才能挽回?流走的信任又要带来多少倒掉的鲜乳和奶牛的鲜血?关于乳品新国标的争论,似乎正在令很多人“审美疲劳”,然而这个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真的只能在洋奶粉恣意涨价之下忍气吞声吗?
“吃人家嘴短”,奶粉定价权我们就要拱手让人了。希望这会是一次变革的开端……
(本文综合广州日报、深圳晚报、羊城晚报、中国经济周刊及中新网等媒体稿件)
2011年3月,《深圳晚报》联合当地多家媒体组织了“妈妈zui爱,我zui信赖——2011年乳制品质量安全和民意评选之红黑榜”活动。在回收了近千份有效问卷中,许多数据耐人寻味。
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近些年一系列奶粉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冲击着年轻父母脆弱的神经,在国内奶粉品牌遭遇信任危机后,众多“洋奶粉”品牌受到中国爸爸妈妈们的追捧。今年2月初,由于内地妈妈到港澳地区抢购奶粉直接导致港澳地区出现“奶荒”,从而引发“禁购令”的出台,堪称为今年初的一大奇闻。
在本次“我zui信赖的配方奶粉类品牌”调查中,记者发现,国产品牌无一上榜,众多消费者选择购买某一品牌配方奶粉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国外品牌、质量安全”或者“朋友推荐,放心”等因素。
从购买渠道上看,很多父母通常选择“香港购买或本地超市”的方式,问及原因,卢女士回答说:“深圳临近香港,周末有空时跑一趟就顺便带回来了,感觉质量有保证,放心。要是本地超市有*或*,也经常会存一点备用,总之,宝宝的健康是zui重要。”
一切从孩子出发,受近些年国产奶制品信任危机的影响,爸爸妈妈们在选择配方奶粉及其他乳制品方面非常慎重,“*要看品牌,第二要看周围朋友推荐,国外品牌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是有安全保障。”(深圳晚报)
乳业大佬炮轰新国标:垃圾生产出来只能是垃圾
被指zui差的中国乳业标准,首度遭到乳企炮轰。7月3日,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就此开腔“放炮”,指中国生奶标准不仅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上zui差,而且对抗生素、亚硝酸盐等指标“甚至不作要求”。这是继广州乳协理事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业标准之后,有乳企打破沉默。
郭本恒强调,国内乳业乱象丛生,与政府监管力度薄弱有关,这是中庸思想在作怪。
生奶标准zui差
不久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业新标准遭到“个别大企业绑架”,是zui差的牛奶标准,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
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zui低每百克含2.95克。而去年新修订的标准,把细菌指标上调为200万个,蛋白质zui低含量下调至2.8克。新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放宽3倍后,是美国、欧盟(10万个)标准的20倍。
郭本恒回应表示,我国奶业产品的标准,处于世界中等偏上。但生奶标准,几乎是zui差。除了以上“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指标大大落后外,奶业标准还要求检测生奶中抗生素、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但国内对此甚至都不作要求”。
郭本恒说,用如此低的标准要求生产出产品,根本无法做到。“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
低标准阻碍奶农革新生产方式
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在“乳业标准之争”中是“低标准派”的代表,他认为目前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由于我国许多地区饲养奶牛的散户太多,在生产时间、细菌控制等方面众口难调。
郭本恒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低标准说到底不仅伤害消费者,也是在害农民,因为养两头牛的人永远不会就此富裕。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领域都面临变革,对于奶业来说,是时候改变农民的饲养方式了。”
郭本恒表示,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开始,这些话在他心里憋了很久。“为何在上海没有三聚氰胺?并非因为光明乳业有专门针对三聚氰胺的检测,而是因为上海有6万头牛,113个牧场,每家养殖规模在500头到600头,都是规模化经营,奶农资产都上千万元。因此育种体系、营养配餐体系相当完备,从源头上避免了三聚氰胺。”
他介绍,同样因为规模化经营,上海的生奶“细菌总数”指标,普遍可以做到10万个以下,甚至可以做到3万个以下,达到*标准。
监管层中庸思想作怪
郭本恒还指出,国内有些奶企缺乏诚信,“广告打着牛奶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事实上却来自沙尘暴发源地,奶牛都吃着枯草生长”。
他认为,适度营销就像姑娘“化妆”,可以突出优势获得消费者欢心。但目前国内有些奶企,开始“整容”,忽悠消费者。
“多行不义必自毙。”他说,中国乳业加工水平在世界上是的,现在生奶不过关,伤害整个中国乳业的竞争力。而缺乏诚信的企业,更将面临淘汰。
郭本恒认为,我国奶业乱象丛生,与政府监管力度薄弱有关,这背后是监管层的中庸思想作怪。监管薄弱还导致奶业中的创新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新产品推出市场很快就遭到复制,阻碍企业研发、掌握核心竞争力。
而在具体手法上,他强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做法也存在问题。“一定要从源头抓,而不是抓流动环节,抓生产环节,只有把生产的源头抓起来,中国的食品工业才会保证安全。”(羊城晚报,记者孙毅蕾)
新国标倒退了25年?
“我同意王丁棉的观点,新国标关于生乳标准的降低是一种倒退,而且是*zui低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认为。
1986年《生鲜乳收购标准》(即老国标)规定,生乳蛋白质zui低值每100克为2.95克,细菌总数为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个。而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鲜乳收购标准》(即新国标)则把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下限从2.95克降到2.80克,菌落总数上限已改为每毫升200万个。
而国外生乳蛋白质zui低值则明显高于我国,新西兰为3.8克,欧美国家也多在3.2克以上。因此,才有了王丁棉的炮轰:“过去中国的牛奶质量标准在世界范围就不算高,如今细菌总数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含量则每百克降低了0.15克,堪称zui差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
“让我困惑不解的是,经过25年的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了,经济生活比以前好了,怎么能把标准放低到如此低的情况?!若单纯从数值上看,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了!世界上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这样的新标准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标准拉得更开,对我国乳业发展是严重倒退!”南庆贤告诉记者。
与此观点针锋相对的是,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称:“我们国家72%奶牛都是散户饲养。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当初的2.95。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品企业按照2.95国标来执行的话,这样的牛奶都要倒掉!”他认为乳品新国标符合中国国情,若执行更高标准将造成七成奶农杀牛倒奶。
目前中国乳品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中国乳品无法达到较高水平,因此降低相关标准有利于行业发展;否则按照较高标准,奶源供应将更紧张,奶源将更少。同样地,该协会常务理事金海随后称,“人人有牛奶喝比牛奶标准更重要”。
对此,王丁棉尖锐地反驳:“新国标降低标准zui终将带来少数乳业寡头的垄断。一些以经营常温奶为主的大企业可收购更多原奶,从而有足够资源占领市场,而对质量要求更高的巴氏奶奶源进一步减少,zui终影响市场拓展,加剧垄断。”
还有人心里装着消费者吗?
“我不挺巴氏奶也不批评常温奶,二者各有利弊。但是新标准的出台让行业倒退,让消费者对国产乳业的信心再次遭受重创,已跌入谷底,整个行业受损的格局已经形成。”南庆贤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农业部正着手制定生乳分级标准,卫生部也正依法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根据跟踪评价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但是,南庆贤向记者表示,新国标的制定从始至终,一直受企业干扰;代表性的细节是,新国标起初吸纳了蒙牛、伊利等大企业参与,专家起草组组长王竹天也承认新国标是“各方利益协调后的产物”。
“奶业国情固然需要考虑,散户奶农利益需要照顾,然而国民的身体健康更需要保护,民族身体素质更需要进步。我认为应该从源头做起,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教授奶农科学育牛,国家也应该根据出奶数目补贴奶农,鼓励奶农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艺、提高养殖水平,保证生乳的高标准,而不是为了所谓奶农利益和企业利益,这样博弈!”南庆贤说。
而网络上,关于新国标争论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倍增。“我该相信谁?”“喝低标准牛奶不如白开水!”“这个行业太乱了!”等等。
对此,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林景新教授表示,经历过去种种乳品安全事故,消费者对国内乳品的信心本就缺失,草木皆兵,现在无休止的争论,只会越来越打击消费者信心和对行业的信任度,“这种负面效应的传播还会产生连锁效应,比如消费者对乳品的信心和信任度的流失,可能会波及到其他食品行业。”
在各种利益博弈中,消费者的利益似乎被忽略了。“别让公众为倒退的牛奶标准而哭泣。”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
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从未过去,而且愈演愈烈,这是每一个身在乳业的从业者的悲哀,更加是中国消费者的不幸。信任的流失要用多少努力的才能挽回?流走的信任又要带来多少倒掉的鲜乳和奶牛的鲜血?关于乳品新国标的争论,似乎正在令很多人“审美疲劳”,然而这个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真的只能在洋奶粉恣意涨价之下忍气吞声吗?
“吃人家嘴短”,奶粉定价权我们就要拱手让人了。希望这会是一次变革的开端……
(本文综合广州日报、深圳晚报、羊城晚报、中国经济周刊及中新网等媒体稿件)
上一篇 : 刮粪板-上海天牧乳业机械有限公司 下一篇 : 2009-2012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